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 篇1
就餐礼仪
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 篇2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础,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肩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什么用呢?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在学校里,听见水龙头发出的滴滴的向人们哀求的声音,我们就把它关紧;天已经很亮了,教室里的灯还亮着,我们就要它关了;看见地上有垃圾,虽然不是自己班的包干区的,我们也会将垃圾捡起;有同学打架了,同学们会出来制止……这些看起来都是一些极其微小的事,但能够反映一个学生的品格。
一个品德高尚、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得到他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已经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鼓励他的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学习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类似这些不经意发生的事,却能从中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文明的风尚源远流长。一个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受到别人的赞许。文明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所以文明礼仪是一种无以伦比的美!
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懂得使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大的幸福。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身为一个小学生,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不仅要自己做到文明礼仪,也要感染身边的人做到文明礼仪。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 篇3
尊师礼仪
1、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4、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
5、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 篇4
所谓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礼仪的直接目的和本质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礼仪的要求去做,礼仪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在现实生活中,知礼,守礼、行礼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和信任。反之,非礼、失礼的人往往为社会所垂弃,作为学生更要注重礼仪修养,当然,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它是与人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人的内在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反映和折射,为此,学生在学生礼仪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从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等方面提高自己。
一、升降国旗,庄重严肃,脱帽行注目礼。
二、集会要依次迅速,严守会场纪律。
三、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发言先举手,教师允许后起立回答。
四、在家里,尊老爱幼,尊重父母兄长的教诲,被误解时避开锋芒后解释。
五、用好礼貌语言:“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六、衣着整洁,坐正立直,行走稳健,举止文明。点头微笑、鞠躬握手要情真意切。
七、进办公室先轻轻敲门,迟到要报告,遇见老师先让行、并问好,见了客人要问好让座,讲究欢迎、欢送的形态和语言。
八、不围观陌生人,尊重残疾人的人性,主动让座、让路并予以帮助。
九、参加宴会、座谈会或观看演出、比赛时鼓掌致意要适度,不用嘲讽语言,不起哄。
十、碰到车辆要行礼。
十一、师生之间相处礼仪。与老师相处时,要有基本的礼貌,如见到老师要问好,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谦虚并虚心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
十二、同学之间相处礼仪。与同学相处时,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礼貌相待,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十三、校园公共场合礼仪。在校园公共场合中,特别要注意卫生方面的保护,遵守必要的秩序维护,如公共聚会、校园生活中的秩序等。
十四、教室场所礼仪。在教室等公共场合中,要爱护教室的公共设施,衣着整洁,举止得体,保持教室的卫生和秩序。
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 篇5
一、形象礼仪
1、谈吐礼貌。言谈时态度真诚,内容健康,语言礼貌,不说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
2、举止文雅。坐有坐相,站有站态,举手投足注意体态端正,自然从容、庄重规范,避免手舞足蹈、指指点点、轻浮粗俗。在校园里,男女学生不牵手、挽臂、勾肩搭背同行,不骑车带人。
3、着装得体。着装要做到整洁、质朴、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怪模怪样。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着装端正,不敞胸露怀,不穿拖鞋和打赤脚。
4、仪容整洁。容貌修饰要适度,不浓妆艳抹,保持清洁容颜,经常修饰头发,修剪指甲,不染发。男生不留长发、不剔光头,女生注意头发平整自然。不佩戴首饰。
二、细节礼仪
1、上课礼仪。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遵守课堂纪律,正确对待老师提问,回答问题清晰,礼貌。表情大方。
2、出入办公室礼仪。进入办公室应先征得老师的同意,在办公室不乱翻老师的物品,说话时要有礼貌、简洁、明快,注意分寸,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坐下谈话,离开办公室时,应礼貌地向老师道别。
3、宿舍礼仪。遵守集体生活秩序。自觉搞好个人卫生,物品摆放整齐。午休时要安静,夜晚按时熄灯就寝,不高谈阔论,影响他人。在宿舍区内不喧哗、打闹。不随便使用、翻弄或移动别人的东西。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
4、师生、同学间交往礼仪。对老师要礼貌、尊重。在路上与老师相遇,应主动向老师问好,并请老师先行。老师到寝室走访时,学生应热情接待,明确、如实回答老师的询问。无论任何场合,对老师都要有正确的称呼。同学之间要文明交往,不拉帮结派。
5、集会礼仪。参加集体活动应提前到达集会地点,并做到“快、静、齐”。进入会场,要服从工作人员安排,不争抢座位。集会结束离开会场时,要按次序出场,切忌一哄而散,争先恐后。
6、用餐礼仪。自觉维护食堂公共秩序,自觉排队,不起哄、不打闹,互相礼让,尊重服务人员。爱护食堂公物,讲究卫生,不随意乱倒剩饭、剩菜。
7、图书馆、自修室礼仪。在图书馆、自修室要保持安静,走路轻、查阅书卡轻、翻阅书本轻,不在图书馆与他人讨论问题或窃窃私语。爱护图书,不折页,撕页、乱涂乱画。保持卫生、不吃零食、不吸烟、不吐痰。不穿背心、拖鞋进入图书馆、自修室。
8、校园礼仪。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不在教学楼吸烟,大声喧哗、乱丢杂物;不在墙上蹬踢、乱画;不撕毁学院公告、通知等。
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 篇6
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可见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教育,作为现代的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把我们国家的这项传统美德传扬下去,要知道教师形象重于生命,教师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的形象就是幼儿园的形象。教师是幼儿园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孩子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能够仿效的榜样。通过此次教师礼仪培训,我感想颇深,受益良多。之前对于教师礼节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教师礼节就是教师日常平凡的言谈举止、穿着梳妆都得体,可以做到为人师表,敬人律己就好了,但通过对于教师礼节的系统学习,使我知道了它不仅只是这些外在的东西,它还含有师资、师表、师德、师心四大特点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专业与文化素养和为人在社会上处世的素养。
礼仪就是尊重他人,尊重幼儿和家长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幼儿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幼儿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幼儿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公民,我们应当处处注意礼仪;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更应当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符合礼仪的要求。
总之,礼节是一个人的思想程度、文化修养、外交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于与一个社会来说,礼节就是一个国度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多学习礼节,多以礼节来规范本身,使自己成为幼儿爱戴,家长喜欢的好教师。
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 篇7
(一)形象礼仪
1.着装要整洁、朴素大方,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升、降旗仪式、集会活动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3.按要求系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四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夏天天气炎热时可于左胸前佩戴队徽。
4.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5.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6.经常整理仪表。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长发不披肩。
7.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
8.预备铃响起,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上课铃响,老师进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后向老师问好,老师回应后再坐下。起坐做到桌椅无声响。
9.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门口站定,经老师示意进入后方可回座位。
10.注意读写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11.课堂上,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应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发言。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12.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取笑他人。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13.课堂小组活动时,要有全局意识,听从组长安排,分工协作,积极与伙伴沟通,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兼顾组内伙伴,共同赢得团队的成功。
14.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主动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15.下课时,应做好下节课课前准备后(文具盒置于课桌正中,课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离开教室。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活动礼仪
16.课间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遵守游戏规则,爱护游戏伙伴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大全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大全。
17.集体外出活动要服从管理。同学间要相互谦让,主动关心和照顾好体弱的同学。分组活动时,要服从大家的共同意愿,遵守时间,不单独行动。
18.参加竞赛活动时,遵守比赛规则,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或过失宽宏大量。遇到有争议的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
19.观看比赛,做文明拉拉队员,不喝倒彩。不为已方的胜利而得意忘形,不讽刺挖苦失利者。真诚地为赛场上的每一位选手喝彩。
20.积极参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调查等活动,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说话、提问有礼貌,举止大方,彬彬有礼。
21.出入教室、功能室、会场等活动场所时要轻声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线路行走,不拥挤,不抢道。
22.各种活动中,都要注意保护环境,培养“绿色行为”,如: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随手捡纸、垃圾分类放置等。
(四)集会礼仪
23.举行升旗仪式或集会时,集合列队要快、静、齐,并提前进入会场,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静候仪式或集会开始。
24.静心倾听发言人讲话,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活动结束后,目送领导或来宾先退场,再听从指挥有序退场,不抢先、不喧哗。
25.在集会过程中不交头接耳,不擅自走动或离场,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26.颁奖典礼中,受奖者应整理仪表,稳步入场,面带微笑双手接奖,接奖后应致谢并回敬队礼。颁奖完毕按指定路线归队(座)
27.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28.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五)尊师礼仪
29.进校门时,见了老师面带微笑,站定后行队礼或鞠躬礼问候,老师回礼后再走开;见到同学互相问好。
30.放学时,排好路队集体离校,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说“再见”,不无故在校内或校园周边区域逗留。
31.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先轻声敲门,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与老师谈话时,眼睛不要左顾右盼,说话要轻声细语,尽量不影响别人。老师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随意打扰,等教师忙过后再说明来意。
32.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老师电脑。如果要找的老师不在,但确实有急事,可给老师写个留言。如果是与老师事先约好,则要按时到达约定地点。
33.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师或客人时主动问好,并向右侧避让,让老师和客人先行。
34.要诚恳接受老师的教导。和老师、同学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不在背地里非议他人。
35.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六)同学礼仪
36.尊重同学,互助互爱,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37.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38.不给同学取绰号,不挖苦讽刺他人,不说让对方难堪的话。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
39.搬弄是非。如果伤害了他人,应该及时真诚地道歉。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40.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相互礼让。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41.任何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都要及时表达谢意。
42.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七)行走礼仪
43.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大全礼仪培训。
44.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45.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6.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47.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八)升旗礼仪
48.立正站立,行注目礼。
49.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50.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九)就餐礼仪
51.餐前洗手。遵守秩序,排队领取餐具、食物品,排队不加塞,不敲打餐具,保持安静
领取餐具、食品后,进入各餐室指定位置就座。就座时,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52.进餐时保持安静,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爱惜粮食。不将食物带出餐室边走边吃。
53.餐毕将残汤余羹、骨头蛋壳等倒入规定桶内,将餐具轻放到指定地点,餐巾纸节约使用,用后不乱扔,保持餐室卫生。
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 篇8
赛场礼仪
(1)文明观看。有秩序地进场和退场,比赛精彩处要热烈鼓掌,不喝倒彩,不向赛场内投掷物品,离场时主动清理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乱扔垃圾。
(2)文明参赛。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认为裁判有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
(3)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
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 篇9
一、尊敬父母、敬重长辈:
1、早上起床后、晚上就寝前、父母下班回家时,应向父母表示问候。离家外出、上学或放学回家应向父母打招呼。当父母不在家,而你又要外出时,应打电话或写留言条告知父母你的去向和回家时间,以免父母担心。
2、记住父母的生日;当父母过生日或母亲节、父亲节时,能给父母送上一件有意义的小礼物,并郑重地祝贺。
3、过新年时,应向父母拜年并给予祝福。
4、当父母生病时,要殷勤问候、细心照顾(端茶送水、喂药等),少让或不让父母烦心。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立、品德上自强,少让父母操心。
6、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7、正确的称谓长辈。
8、对年岁较大、行动不便的长辈能给予特殊的照顾。
吃饭的时候,主动为他们盛饭夹菜。
睡觉前,为他们铺床、放垫、落蚊帐,防止他们着凉。
对走路困难的长辈,要时时加以搀扶,提防他们摔跤。
有空时,陪他们说话、聊天,给他们解闷,不要嫌弃老人说话唠叨。
老人病了,要细心照料,帮助送水、喂药;洗脚或擦身等。
二、餐桌礼仪:
1、入座时应请长辈先坐,女士先坐,客人先坐,待别人坐定后,自己才可入座。
2、平时等父母及家人一同就餐;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做客时主人未示意开始,不要动筷。自己先吃完饭时,应礼貌的叫他人“慢用”。做客时主人未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3、就餐要文雅,要细嚼慢咽,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或边吃边说。正确使用筷子,忌敲筷、掷筷、叉筷、插筷、浑筷、舞筷。喝汤要用汤勺舀到小碗内用汤匙送到嘴里,不要将汤碗直接就口。切不可口对着热汤吹气;喝汤不能发出响声。
4、不要挑食,不要剩“碗底”,更不要独食。父母给自己做好吃的,也要让父母先偿或给他们留部分。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不需要时,应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5、用餐完毕,帮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三、待客做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迅速开门或主动到门外迎接客人,热情与客人打招呼,如果客人手提重物,应主动帮忙,对长者或体弱者可上前搀扶。
2、进入室内后,一般请客人坐在重要的座位上,然后拿茶水、糖果招待。冲泡茶时首先要清洁茶具,每杯茶以斟杯高的2/3为宜,敬茶应双手捧上放在客人的右手上方,先敬尊长者。
3、之后,及时与客人交谈(寒暄),不冷落客人。假如客人有事要求与父母交谈,则应主动回避。父母不在家,非常熟悉和客人才迎进门;对陌生的来客,可借故请其改日再来。
4、接待老师应像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5、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6、客人提出告辞,通常要婉言相留,等来客起身后再起步送至门外,并说:“请慢走……,欢迎您再来!”
7、选择适当的时间,好事前同对方约定时间。
8、做客时穿戴要整齐,仪容要整洁。
9、进门前要按门铃或轻轻敲门,待有回音或有人开门后方可进入。
10、主人斟茶或给糖果,应起立双手接过,并说“谢谢”。
11、不可与小伙伴一起忘情嬉闹,不可随便进入大人的卧室和乱翻别人的东西。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12、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13、离开亲友家时,要郑重其事的告别。
四、打电话礼仪:
1、正确地接电话:
养成电话铃响后中断时立即接听和语调温和地自报家门的习惯。比如:您好!这是。请问您找哪位?”
若是找其他人的电话,应让对方稍等,然后迅速叫来听电话的人;若是对方要找的人不在,要询问对方是否有事需要自己转告。
在接听别人的电话时,应由对方先结束谈话。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委婉地告知对方并尽快结束谈话。
在电话机旁放上笔和卡片纸,便于记录、查询、转达。
2、正确地打电话:
要选择适当的打电话时间。
查清号码,正确拨号。
接通后,先报出要找的人名。
通话声音要清晰,时间不可过长。
为方便使用(节约时间),应把常用的电话号码记在电话薄上并放在电话机旁。
3、宽容地对待打错的电话。
4、文明使用公用电话,爱护公用电讯设施。
5、牢记和正确使用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20、110等。
-
需要更多的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网内容,请访问至:和长辈餐桌礼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