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模板网 >地图 >工作总结 >

小学奥数课件

小学奥数课件

时间:2025-04-14 作者:范文模板网

相关推荐

小学奥数课件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综合与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上不同的位置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2、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的过程,发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摆法,感悟摆出的数的个数与所用圆片个数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学会思考,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富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摆数的过程中探索数位不同引起数的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观察发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方法,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准备:数位表,记录单,汇总表,磁性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分别板书1、10):这是几和几?

生:这两个数是1和10。

师:老师手里有1个圆片,你们能不能用这一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呢?

生:不能表示。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数位顺序表,能用这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吗?

生:这就能表示了。(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

师: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多少?如果把它放在十位上呢?

生: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1个1,放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0)。

小结:把1个圆片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如果有更多的圆片,又能表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板书课题)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二、独立操作,感知有序性

1、学生试摆。

师:刚才我们用1个圆片在不同的数位上摆出了1和10,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的2个圆片,试着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并且把摆出的数填在记录单上。

2、交流摆法。

预设一:生1:我摆出了2、20、11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1: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最后十位上放一个、个位上放一个,就得到数11。

师:请这位同学上台摆给大家看一看,一边摆,一边把摆的数记录下来。

师:看明白了吗?谁再来摆一摆?(指名重复)

师:还有不同摆法吗?

预设二:生2:我摆出了20、11、2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上来摆给大家看看。

生2:我是先摆十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再从十位拿一个圆片放到个位就得到数11,再从十位拿一个放到个位就得到数2。(学生一边说一边摆。)

追问:这位同学是从哪位摆起的?

生:从十位摆起。

预设三: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生3: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又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得到数11,最后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就得到数20。

3.小结摆法。(略)

三、合作体验,理解有序性

1、熟悉方法:用3个圆片摆数

师:用3个圆片,同桌合作摆一摆,看你能不能把所有的数都摆出来。要求左边的同学摆,右边的同学边看边在记录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摆完后请两组同桌到黑板上演示,讲述摆的方法,引导有序思考和有序摆的方法。)

2、 巩固方法:用4个圆片摆数

师:请同学们继续合作用4个圆片摆数。要求右边的.同学摆,左边的同学边看边在报告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四、深入探索,逐步提升

师: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操作过程,大家一起思考。用1个圆片摆出了哪几个数? (1、10)

师:那么,用2个圆片摆出了哪些数?(20、11、2)用3个圆片、4个圆片呢?(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用圆片摆数,请观察摆出的这些数(教师手指汇总表),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适时引导、归纳)

预设:生1: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

师: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2:我发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等于圆片的个数。比如,用3个圆片摆出的数:3=0 3 3=1 2 3=2 1 3=3 0。

生3:我发现摆出的数的个数比圆片数多1.

五、尝试讨论,运用规律

1、运用规律摆数。

师:下面请利用你们自己发现的这些规律,直接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学生写,指名汇报。

生:我是把5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字5,然后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14,再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23,像这样依次移动圆片,得到32、41、50。

师: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写完后全班交流。

……

2、拓宽运用。

师:你们能不能继续利用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快说出用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所摆出的数呢?

六、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师:通过这堂课的活动,老师相信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生1:我学会用一个或几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生2: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有顺序,才不会遗漏。

生3: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么从个位开始摆,要么从十位开始摆。

生4:我还学会了先从个位开始摆,然后逐渐向十位移动一个圆片。

……

师: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规律。正确应用规律就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板书设计

圆片个数 摆出的数 数的个数

1 1、10 2

2 2、11、20 3

3 3、12、21、30 4

4 4、13、22、31、40 5

5 5、14、23、32、41、50 6

6 6、15、24、33、42、51、60 7

7 7、16、25、34、43、52、61、70 8

8 8、17、26、35、44、53、62、71、80 9

摆出的数的个数比圆片个数多1。

小学奥数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

3.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是什么?

3.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二、新知探究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1.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

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2.学生纷纷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预设: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设计意图】比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比的基本性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师: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数一样,也具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性质,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样呢?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接下来,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并验证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

1.教师说明合作要求。

(1)独立完成:写出一个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2)小组讨论学习。

①每个同学分别向组内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学表明是否赞同此同学的结论)。

②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则举例说明,然后由组内同学再次进行讨论研究。

③选派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2.集体交流(要求小组发言代表结合具体的例子在展台上进行讲解)。

预设: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验证;根据比值验证。

小学奥数课件 篇3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位置(一) 新授课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 新授

1、 教学例1

(1) 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 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 小结例1:

(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 练习:

(1)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 教学例2

(1) 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 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 练习

1、 练习一第4题

(1)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 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 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 练习一第6题

(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 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 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 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小学奥数课件 篇4

一、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1。 今天咱们要学习一个新内容,你们每组面前都有一些学具,先看一看,玩一玩。

2。 师:你们手里的这两个学具叫什么?

生:数位表、珠子。

师:“数位表”很正确,这个珠子叫磁珠。(随手拿一颗粘到黑板上)

二、 组织学生、活动探究

问:谁能上讲台用一个磁珠表示一个数?(黑板上画有一个两位数的数位表格)

生1:放在个位上,表示一个一。

生2:放在十位上,表示一个十。

问:为什么用一个珠子可以表示2个数?

生:放在个位上表示数字1,放在十位上表示数字10。

师:说得真好。

师:用2个磁珠摆一摆,(随手把两个磁珠分别放到了个位上和十位上)。

问:这个数是多少?谁能给小珠子搬一下家,表示出比11大的数,和表示出比11小的数?

生:(上台板演)把个位上的珠子移到十位上,表示20,把十位上的两颗珠子都移到个位上表示数字2。

师:谁能用3个磁珠摆一摆?能摆出几个数?以小组为单位先动手摆一摆。

(小组摆完后,一生上台板演)。

师:刚才这组同学听得特别专心,当别人说话时,是不是应该认真听?

师:用4个小磁珠能摆出几个数?先不着急摆,猜一猜,为什么?如果上台来摆,先帮刘老师看看,哪个同学会听。

(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小组摆完后,一生上台板演)

问:这种摆法好的吗?

生:不好。因为他没有按一定顺序摆。

师:下面,我让学生当小珠子,来表演一下。(头饰:数位表个、十位,四个小珠子)老师把个位和十位这两座漂亮的小房子搬进了教室,谁愿意当小珠子?四个同学商量一 下,该怎样表演,让其他同学很快说出是多少?

一组上台做。

问:这组做得好吗?

生评:没按顺序,跑乱了。

师:哪组能做得比这一组好?

生带头饰:4个珠子先站在个位,按顺序依次移到十位(从小到大)

4个珠子先站在十位,按顺序依次移到个位(从大到小)

师:还想表演呀,留着劲,等男女生比赛时现用。

师:要摆5个珠子,能摆出几个数,哪几个数?

生:6个数字,是60、 51、 42 、33 、24 、15 、6。

问:用几个珠子摆出来的?并讲出你的理由。

生1:用8颗,每个数的个位和十位加起来都是8。

生2:从个数数出来的,1珠2数,2珠3数,3珠4数,所以9个数,8颗珠子。

生3:斜着数出来的。

问:这个数是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个位从9到0。

生2:十位从0到9,因此是63。

生3:每个数个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是9。

生4:前面十位已是5了,所以下一个应该是6,个位是3,应是63。

师:给你一个数,你能猜测出是几个珠子摆的吗?

生:7颗珠子。因为1+6=7,所以有7颗珠子。

问:7颗珠子还能说出摆的其它数吗?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

生:(齐说,同时播放课件)7、16、25、34、43、52、61、70。

师:一个数也不给了,看你能不能说出是几个珠子摆的?

生1:7个方块,所以6个珠子。

生2:1颗珠子2个数,2颗珠子表示3个数,3颗珠子表示4个数,那有7个数,所以是6颗珠子。

师:说得很有条理,来点掌声。那么这几个数是多少呢?

生答。

问:10个珠子能摆出多少个数?谁先说一说怎么摆出最小的数?

生:把最少的珠子放在十位上。也就是19。

生分组动手摆珠子。

师:我们玩了一节课的小珠子,谁能给小珠子起个名字?

生1:好动的小珠子。

生2:淘气的小珠子。

生3:顽皮的小珠子

生4:漂亮的小珠子。

师:起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认真观察。

下课。

本文来源:http://www.57mb.com/5/24142.html